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建议反馈   
共青团贵州省委驻上海工作委员会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多彩贵州 >> 贵州文化
600年的风雨飘摇 您知道贵州的由来吗?
作者:黔沪青年  查看次数:11  发表于:2013-05-01 17:02:22 

【1413 - 2013】去年是贵州省建省600周年,600年的风雨飘摇让我们贵州人的脊梁更加挺直与不屈,我们热爱这片土地,我们热爱我们的家乡,我们为自己是贵州人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下面,就让黔大大和您一起看看贵州的历史吧……

经过元、明两代对贵州的大力开发,尤其是经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系列军事铺垫,到了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建省在筹谋了数十年之后,终于等到了瓜熟蒂落。1413年3月初3,明成祖朱棣作出一个震惊朝野的决定:建立贵州省。

要建省,还得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1413年。

朱元璋读懂了贵州,他找到了让“霭翠辈尽服”的办法,就是消灭土司制度。

image.png

随着元代大兴驿道,几条交通干线交汇贵州,让这里的战略地位凸显。因此洪武年间,朱元璋把贵州作为了征南的大后方。平定云南梁王割据势力后,明军留下20万大军驻守贵州,在黔滇沿线建立“军屯”,遍设卫所,为中央王朝的直接管治贵州做了基础铺垫。

此外,朱元璋将水东水西合并,实际上是对消灭土司制度做了尝试。他“以静治之”的方针,稳住了贵州各少数民族土司,却又把心向朝廷的以霭翠及其夫人奢香为首领的贵州宣慰司置于全贵州各土司之上。然后依靠奢香开辟龙场九驿,加强贵州与中央及周边省区的沟通及联系。

image.png

这些都是贵州“软实力”,最关键的硬实力是明朝廷在今贵阳地区设立贵州都指挥使司,统管贵州军事。这是贵州历史上,首次建立的中央派驻省一级军事机构。当时 贵州都指挥使司领有:贵州(即今贵阳)、永宁、普定、平越、乌撒、普安、赤水、威清、兴隆、新添、清平、安庄、龙里、安南、都匀、毕节、层台等十七卫,以 及诸多千户所。可见,这个贵州都指挥使司相当于今之“省军区”,国家军事控制力已经覆盖整个贵州。

image.png

此外,朱元璋还对土司子弟进行教化,从洪武十二年(公元1380年)设播州宣慰司学起,陆续设贵州宣慰司学,思南宣慰司学,安顺府学,平坝府学等,朱元 璋并多次谕示各土司送子弟进京入学,推行其“为政之道,教化为先”的治国方针。

刘学洙老师介绍,朱元璋留下的众多谈论贵州的原始资料中,可以看出他对贵州 教育很重视,而且明确主张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方针,以推广儒学,加强教化,作为安边的根本大计。要求“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让土司子弟学成而 归,“变其土俗同于中国”。

image.png

经过以上这些基础条件的具备,新建贵州行省已经呼之欲出。但为何朱元璋就不急于建立贵州省呢?刘学洙认为,贵州土司林立,在当地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 望的,朱元璋贸然建省,必然会有土司出来反对,甚至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叛乱,云南刚平息,贵州再生事,朝廷军队又将面临恶战。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朝廷的 这场战争出师无名。

因此,贵州是具备了建省的条件,而且朝廷对土司的权力作了“稀释”。但是要建省,还得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1413年。

image.png

第13个行省亮相

永乐皇帝给这块土地“实名认证”,从此,人们知道了贵州,这是全国的第13个行省。

1413年应该被贵州人记住。

这年3月3日,在威严的北京紫禁城,明成祖永乐皇帝一纸诏书告谕天下:设立贵州布政使司。当京城急驰而出的八百快马载着诏书飞奔向这片古老的高原时,贵 州历史迎来了转折。这块差不多20万年前便有人类生息繁衍的贵州高原,直到这年永乐皇帝才给这块土地“实名认证”,从此,人们知道了贵州,这是全国的第 13个行省。

image.png

为何永乐皇帝可以在1413年宣布设立贵州布政使司呢?因为这一年贵州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与思州宣慰使田琛为争一片沙坑地,攻战不休。为解决双方争执,永乐皇帝先是派遣大臣蒋廷瓒前往调查调解,同时还亲自接见了思州宣慰使田琛,严厉地告诫他不要挑起战火。但“土皇帝”田琛却将皇帝的告诫不当回事,一到家乡双方又开战。

image.png

这些土司,连皇帝的话都不听,让永乐帝情何以堪?土司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燃起战火,朝廷出兵总有理由了吧。明朝永乐皇帝御令一下,5万明军在镇远侯顾成的 率领下深入其境,土司田琛、田宗鼎很快便被明军捕获,押往京师问斩。

永乐皇帝也是个聪明的皇帝,他深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时机。朝廷轻而易举拿下了两大 土司,对其他土司有震慑作用,而且朝廷以此为契机,在贵州推行了明朝的地方制度。

因此,他一不做、二不休,把两大土司所辖的思南、思州两地分为八府四州,一把手全部由朝廷委派。在此基础上,朝廷决定在贵阳建贵州布政使司。

image.png

俗话说“前三脚难踢”,初建行省,选择一省之长,兹事体大。派出能力超强的官员,他可能不愿意来贵州,派出能力弱的,可能来贵州稳不住阵脚。因此,朝廷思来想去,想到了蒋廷瓒。蒋廷瓒在永乐初年曾出差过贵州,而且参与平思南叛乱。

但1413年的贵州,虽然已是省,但其时面积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黔北、黔西北许多地区还归四川。辖区人口也不过一百数十万,“财政收入”尚不及江南一大县。

image.png

面对一个新行省这样的情况,蒋廷瓒愿意来吗?朝廷自然有解决之道,那就是提拔他。来贵州之前,蒋廷瓒任湖广布政司参政,地位在布政使之下。把他调任贵州布政使,是从京官三品升为封疆大吏二品。按现在级别套,是从副省级,升为了正省级。


明朝万历年间,明王朝平定了播州杨应龙叛乱,播州土司被改土归流,贵州省的面积第一次得到扩大。此后,在清朝雍正年间,原属四川的遵义军民府和乌撒军民 府划归贵州,原属湖南的天柱、镇远等六卫及原属广西的贞丰、安龙等数县划入贵州。于是,贵州省最终在地域规模上与今天的贵州相当。

image.png

流官治黔

大批客籍流官入黔,是长期有计划组织制度性的人才输入。

古代地方官,有土官与流官之分。土官,就是本地人在本地当官。

流官,则是中央派遣到地方任职的非本籍官员。


贵州建省前,在某些郡县也派有流官,密集的卫所也是流官的开端。当时虽将思州、思南二宣慰司辖地置八府,但其所辖的长官司却未曾改动,仍然沿袭,实际上是小土司。

但1413年建省之后,就逐步摧毁了土司制度,开创了以流官治黔为主的新时期。在永乐帝下诏设立贵州布政使司时,他就以田琛为例痛诉土官(土司制度)的弊端,并要求布政司官都用流官,府以下才能参用土官。

image.png

贵州当时属新建行省,明朝中央十分重视贵州职官的配备。建省后派到贵州主政的封疆大吏多是中央正副部级和曾经在发达省区有政绩的大员蒋廷瓒。 1413年贵州建省时,永乐皇帝就成建制地配套派来了贵州省级完整领导班子,与蒋廷瓒布政使同时入黔的,就有11个“省政府”组成官员,包括左右布政使、 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人。

image.png

这次建省,打破了贵州原先的土官各自为政、封闭性地治理本土的状况。通过干部客籍化,中央对贵州的统治管理有了组织保证,也可以看成是人才往贵州的输 入。土官世袭、封闭,在管理上往往有些能力不足。而朝廷派往贵州的不少人都是朝廷精英,将他们提拔一级后,调往贵州,能够带动贵州的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人 口素质。


《贵州通志·宦迹志》统计,从汉至元1600多年,中央入黔的官员有案可查者,从楚庄蹻与汉唐蒙算起,仅仅110人。但贵州建省后,明清两代五百数十年,中央入黔的官员大增,县以上的共达2137人。

image.png

对明清入黔的2137名黔客籍官员,刘学洙老师做相应统计,其中有337名明代“督、抚、监司”官员,即省级领导。明代派任贵州省级领导人中,进士出身 的237人,占明代督抚监司一级官员的70.3%;举人出身的29人,占8.6%。两项合计266人,占上述官员总数的78.9%。可见,明代派任贵州的 省级领导干部,从总体上看,与建省前贵州土官相比较,在科举功名和政治资历方面,流官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image.png

大批客籍流官入黔,是长期有计划组织制度性的人才输入。外来人才的输入,也带动了贵州本土人才的成长。

刘学洙说,贵州人口素质的提高,“移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移官”(干部输入)更有带动意义。一个素质高的重要官员,可以带动一片人,一茬人。他认 为,明清贵州出现“六千举人、七百进士”的盛况,与从发达省区输入的政治精英群体有密切关系。因为这“六千举人、七百进士”中,不少就是客籍官员的子弟。

image.png


欢迎关注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订阅博客 贵州团省委驻沪工委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共青团贵州省委驻上海工作委员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和复制网站内容 www.qhqn.cn ©2011-2020 沪ICP备17024538号-2
联系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668号联合大厦14楼(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 联系邮箱:wx@qhqn.cn
特别声明:本网站授权委员企业--上海累善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代为备案和运营维护,点此查看授权函